查看原文
其他

陈春花:大企业的责任

春暖花开 2022-06-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企业管理杂志 Author 陈春花

导读“没有一个组织能够独立存在并以自身的存在作为目的。每个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而且也是为了社会而存在。”——彼得·德鲁克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陈春花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然而短短一周内,中国就有150万家企业向武汉捐献了45亿元善款和各类物资。


京东接下了建造“湖北省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的紧急任务并迅速完成,在那个紧急时刻,这是维系武汉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


腾讯为各种物资供需信息提供专业平台,构建医疗问诊平台,让患者可以在线与医生直接对话;打造真伪信息辨别平台,给陷于混乱焦虑中的人们吃一颗定心丸。


从1月22日到3月30日,美团在武汉合计送出396万份外卖订单。华为协助建设国家远程医疗中心,不到4天时间就完成了河南省18个地市、108个县(市)的147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


在全球抗疫战场上,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捐赠了大量的抗疫资金和物资。美国慈善监督组织Candid的统计报告显示, 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在抗击疫情的全球捐款中分列第三位和第十二位。


在疫情的冲击下,这些大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力。宏观层面上,大企业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也关系着人们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微观意义上,一家大企业是产业伙伴、投资者、员工以及顾客的核心构成部分,关系着产业伙伴与投资者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员工与顾客的成长品质。


正因如此,在人们特别关注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大企业的担当与责任,更关注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与贡献,而这也恰恰是大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价值与创造价值的地方。


1

平衡经济绩效与社会责任

  
因为技术的进步,大企业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商业社会变得更具活力,同时,也向人们展开了一个面向未知世界的无穷想象空间。

在丰富商业社会、拓展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大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发展逻辑,遵从市场发展规律,更要遵从自然发展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大企业应关注自身的发展模式,使其经得起外部检验,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立持续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效方式,寻求与外部环境的共生模式。
     
每个企业既是独立的有机体,又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更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绩效重要,但却不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利润是企业的价值追求,但却不是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
   
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企业的开拓与创新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获得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信赖,从而培养忠实的消费群体和广泛的合作伙伴,进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与此同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有利于社会信誉度的提高和公众形象的建立,更重要的是使员工获得荣誉感、认同感和向心力。

真正优秀和具有远大目标的企业,必然知道哪些要素是充分的,哪些要素是必要的。这种能够在“充分”和“必要”之间进行协调的能力极为重要,它与企业信仰、企业使命密切相关。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真正理解绩效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充分必要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决定企业可以走多远。

2

成为长期主义者



我很担心如今增长过快的公司会不会是一些机会主义者;迅速扩张和成长的公司会不会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事实上,企业真正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增长速度与增长规模,而是如何贡献价值并可持续发展,企业真正要追求的应该是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成为长期主义者,这取决于企业经营的基本假设。

彼得·德鲁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提出经营理论有三部分:

第一,组织环境的假设,即有关社会和社会结构、市场、顾客及技术的假设;

第二,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

第三,完成组织使命所需的核心能力的假设。按照德鲁克的经营理论,企业必须具有明确的基本假设再去探讨与环境的关系。

当我们提出“共生型组织”这个概念时,就是从经营理论出发去审视数字化时代下企业与社会结构、市场、顾客以及技术之间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企业没有对环境变化的深刻认识,也就无法处理好企业与数字化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企业无法认知到组织特殊使命以及完成使命所需的核心能力的变化。
   
同样的实践,贯穿于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IBM “尊重个人、追求卓越、服务顾客”的基本信仰,还是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都清晰界定了企业的经营理论。     

基本假设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可能是唯一能够与市场和变化对抗的力量。巨变的环境会带来很多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很多诱惑,如果仅仅是为了短期利润,采用机会主义的价值判断,就会给企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越是动荡的时候,越要坚守企业的基本假设符合长期发展利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去做有意义的事,意味着明晰的道德标准。有意义的项目能够化解变化带来的压力,明晰的道德标准可以化解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及危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让企业直面压力、机遇和风险,建立起真正与环境对话的能力。

我在研究长期绩效中企业文化的支撑作用时发现,文化力量是企业长期经营的重要支撑点。在变革的环境下,“长期主义”基本假设明确回答了三个问题:

第一,企业与环境是一种共生关系。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环境、供应商、顾客是互为主体的共生关系,不再是主客体关系。

第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论。数字化时代,组织在一个“强链接”的网络中,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认知世界的方式,以整体论的范式才能真正理解 “个体自我独立、万物互联一体”。

第三,组织的使命是对世界的善良、敬畏和付出,这也是企业的能量来源。数字化时代,开放、连接与合作是根本特征。企业的盈利要回归人性关怀,关爱自然、让世界变得更好,才是企业应对变革环境的优先选择。
     
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企业要更清楚自己的经营假设,成为长期主义者。企业唯有坚守基本假设符合长期发展利益,才能够拥有内在的驱动力,去完成冲刺式的马拉松长跑。
 
3

让世界变得更好



2019年8月19日,美国181位企业CEO联合更新了《企业的宗旨》宣言,他们一致认为,股东利润不应该再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而应该是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与供应商公平合理交易、为社区创造价值以及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这五个方面。
     
从社会责任实现新模式的视角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内在价值也在拓展(如图所示)。


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模式扩大了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并带来了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共生的思路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创造V3的商业价值(大于V1);另一方面企业创造了V4的社会价值(大于V2),企业所创造的总价值是V3+V4。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从关注自己内部的价值到关注与行业共生的价值,再到与社会共生的价值,从而提升企业总价值。

现实中,人们会从三个维度评估一家公司:业务发展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回报率。但是,当我们去评估一家大公司的时候,还应考虑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世界的贡献,改善每个人以及长期发展。这些责任在数字化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刷新》一书中说道:“如果微软消失了,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个世界会失去什么。”答案使曾经错失了一系列创新机会的微软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新价值。

萨提亚强调: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按钮——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他要求团队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我们必须要回答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存在?是什么使得我们与众不同。”
 
无论是微软、苹果、华为、腾讯还是阿里巴巴,这些大企业之所以具有影响力,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足够大、市值足够高,核心是他们愿意为“让世界变得更好”而努力并承担责任。正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些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更为丰富,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给人们带来温暖。

真正领先的企业实践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苹果认为“设计是人类创造物的根本灵魂,而这个灵魂最终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外在连续表现出来”;微软坚持“赋能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华为追求“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阿里巴巴则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腾讯坚持“以客户价值为依归,科技向善”。
   
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因为科技的渗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作为产品或服务提供者所产生的影响,科技公司给人类社会和生活提供了基础架构。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企业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社会细胞”,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帮助每一个人,是企业必然的责任与使命。

数字化与产业的结合、数字技术与人的组合,本质上是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边界”重塑。数字化将会改变组织的工作方式,亦将改变社会关系本身。所以,我们已经不再处于一个“在商言商”的世界,真正的商业价值一定是彰显了生活的意义、成长的意义与社会的进步。

对于当下的环境而言,企业不能只讨论商业逻辑,而是要正视企业与人、社区、行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与责任,只有回到“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个逻辑上,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本文完)

·  转载授权、演讲资讯,请联系花小蜜  ·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